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现有麻醉医师22名,60%以上具有硕士或以上学历,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9名。目前麻醉科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在读硕士6名,在读博士1名。多名医师曾经在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以色列施奈德儿童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和交流。
麻醉科手术室拥有净化层流设备的现代化手术室13间,麻醉恢复室(PACU)病床9张。每间手术室均配有中心气源、电源桥、通信设备以及全进口的手术床和手术灯。所有麻醉机和监测仪均为Dräger、Ohmeda、Datex、Philip、惠普等高端品牌。可实施多种无创和有创监测,包括连续心排量,经食道多普勒超声(TEE),脑电双频指数(BIS),熵(Entropy),动态脑电图,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肌松,血气电解质,Sonoclot凝血功能、能量代谢等项目。配备有体外起搏器,小儿纤支镜,各种喉罩,血液加温仪,B超和暖风毯等多种设备,为小儿手术提供一流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
【医疗特色】
麻醉科是具有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的临床科室,能胜任小儿各科手术的麻醉,并形成以心血管麻醉、新生儿麻醉、脊柱手术麻醉、亲体肝移植麻醉和小儿微创手术麻醉为特色的科室。每年麻醉病例数已超过15000余例。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小儿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喉罩通气、BIS监测小儿麻醉深度、动脉和深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监测,围体外循环期凝血功能监测和小儿术后镇痛等技术已在临床常规应用。
小儿心血管手术麻醉:小儿心血管麻醉达到每年3000例,堪称世界之最。至今仍保持着多项国内纪录,包括严重紫绀先心病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在全身麻醉下成功实施大血管转位术;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先心病手术体重最轻的新生儿为1.7kg;在麻醉科全力配合下,多科室共同参与,成功分离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联体儿2对,并在分离术后即刻对其实施先心病纠治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还对此进行了报道。
小儿外科手术麻醉:迄今,小儿脊麻已累计数万例,独特的根据椎管长度给药方式为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特色;在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历经20余小时为15岁少女完整地摘除腹腔内巨大神经母细胞瘤,成功地实施食道闭锁合并无肛新生儿急诊手术的麻醉,并作为个案予以报道。
手术室外麻醉:麻醉科同时还承担着手术室外的小儿麻醉,包括先心病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小儿的射频消融术、小儿安置永久起搏器、在全身麻醉下进行CT和MRI放射学检查等,且均已形成完善的麻醉方案。
【临床教学】
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目前正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6名,累计培养进修医生100余人(包括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澳门和祖国内陆西藏地区的麻醉医师多名)。每年举办婴幼儿心血管麻醉和小儿疼痛管理策略等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同时定期举办小儿麻醉学研讨会。最近,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系”与交大医学院教务处协商,成立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与危重病医学教研室”。
【科学研究】
在刻苦钻研、提高儿科临床麻醉技术水平的同时,麻醉科也特别注重科学研究工作。目前科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脏器保护、心脏手术的快通道麻醉以及小儿麻醉药理学。近年来,麻醉科已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1项为合作者),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引导类项目2项,上海市教委及其它市局级以上课题5项,院级基金2项。
2009年在医院领导支持下,由麻醉科负责、主持成立了儿童临床药理研究室,研究室隶属于国内首家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拟对麻醉药物在心脏病和非心脏病小儿的体内代谢、药效、相互作用和安全性开展系统性研究。
【著作编写】
主编《当代小儿麻醉学》,主译《实用小儿麻醉技术》,副主编《麻醉药理基础》,参与编写或编译《小儿麻醉手册》、《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综合治疗学》、《当代麻醉药理丛书》、《小儿麻醉进展》、《循证临床麻醉学》、《心血管麻醉》、《现代麻醉学多选题》、《疼痛治疗技术》、《循环功能监测学》等多部著作。
现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小儿麻醉科,具有梯队结构合理、麻醉和监护技术全面、学术研讨氛围浓厚、仪器设备配置充分的鲜明特色,我们将再接再厉,力争成为在世界小儿麻醉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优秀科室。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8月9日
星期六
8月10日
星期日
8月13日
星期三
8月14日
星期四
8月15日
星期五
8月9日
星期六
8月10日
星期日
8月13日
星期三
8月14日
星期四
8月15日
星期五
8月11日
星期一
8月12日
星期二
8月13日
星期三
8月14日
星期四
8月15日
星期五